构建五维育人体系 临港文理学院奏响教学改革新乐章
文院教授孙大海
阅读:13
2019-01-17 02:05:44
评论:0
【本站报导 今日 记者 临港文理学院教导处】 为响应教育强国战略号召,临港文理学院立足 "立德树人" 根本任务,以 "新文科 + 数智化" 双核驱动为战略支点,创新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、教学体系动态化、师资发展生态化、产教融合协同化、实训平台多元化的 "五维" 教育教学改革体系,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,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。
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域,学院依托校级 "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",联合新华网融媒体平台打造特色育人阵地,实现所有课程思政案例全覆盖。中文系《古代文学》课程团队深挖屈原 "上下求索" 的爱国情怀、范仲淹 "先忧后乐" 的担当精神,将传统文脉与时代使命相结合;经管系《国际贸易实务》课程通过剖析 "一带一路" 跨境电商案例,诠释中国企业的全球责任。目前已汇编《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》3 册,12 项课程思政项目获省级立项,6 门课程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,形成 "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" 的育人格局。
教学体系重构方面,学院打破传统学科壁垒,建立 "基础 — 核心 — 拓展" 三元课程体系,新增跨学科课程 18 门、实践类课程占比提升至 35%。创新推出 "案例推演 — 政策辩论 — 实景模拟" 三段式教学法,《微观经济学》课堂互动率从 42% 跃升至 86%。同时开发 300 余个可动态组合的 "知识胶囊",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快速融入课程,使教学内容更新周期缩短至 12 个月。建立 "学生评教 + 同行互评 + 督导诊断" 三维质量监测机制,推动经济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5 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。
师资队伍建设上,学院实施 "名师领航 — 青教启航" 双工程,每年开展教学能力培训 20 余场,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11 个。通过 "科研成果进课堂" 行动,引导教师将 29 项国家级、省级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,开发《数字经济专题》等特色课程 15 门。近三年,教师获省级教学大赛奖项 8 项,出版专著 22 部、教材 16 部,形成 "教学相长、教研互促" 的良性生态。
产教融合与实训平台建设同步发力,学院与 32 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,引入企业导师 28 人开设必修课 12 门,实行 "高校教授 + 企业高管" 双导师制。建成经济行为实验室、数字文创实训室等 15 个校内平台,整合 Wind、CSMAR 等数据库资源,打造 "虚实一体" 实践教学体系。实施 "以赛促学" 计划,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斩获奖项 400 余项,60% 的毕业设计选题源自真实产业需求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95% 以上,40% 进入头部企业核心岗位。
临港文理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 "五维" 体系建设,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,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5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