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协同育人:绿色能源专业的全球视野培养
文院教授孙大海
阅读:15
2021-06-13 08:55:24
评论:0
2025 年 9 月,临港文理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,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注入国际化基因。这场以 “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” 为主题的合作,不仅深化科研协同,更构建起跨境人才培养体系。
“3+1” 联合培养项目成为核心载体。学生前 3 年在国内完成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,第 4 年赴德国深造,毕业可获两校学士学位证书。为破解语言障碍,学院开设 “德语强化班”,邀请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授课,采用 “专业德语 + 日常德语” 双轨教学模式。课程衔接更注重国际标准,双方共同修订的《可再生能源利用》课程大纲,既涵盖我国光伏产业技术规范,也纳入德国风电装备标准体系。
科研协同反哺教学成效显著。两校联合开展的燃料电池技术研发项目,已纳入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库;德国教授带来的 “欧洲能源转型案例分析” 讲座,成为《能源经济学》课程的特色模块。这种国际视野的培养,与学校服务临港新能源产业的定位高度契合 —— 临港作为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,正需要既懂技术标准又具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。正如国际交流处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‘留洋生’,而是培育能参与国际产业合作的‘实干家’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4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