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师协同育人:生态环境学院的科研突围密码

文院教授孙大海 阅读:16 2021-10-06 23:40:47 评论:0
2025 年秋季学期,临港文理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的教学数据迎来质变:学生科研参与率从 42% 跃升至 75%,斩获省级以上双创奖项 18 项,发表学术论文 23 篇。这背后,“校内导师 + 企业导师” 双师协同模式的推行功不可没。
该模式覆盖环境工程、生态学等 4 个专业,核心变革在于将产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环节。企业导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,使《污染治理工程》等核心课程的实践课时占比提升至 50%。环境工程专业大二学生赵凯的经历颇具代表性,他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太湖流域水质样本分析,参与的 “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优化” 项目已被企业采纳。“以前觉得科研是纸上谈兵,现在知道实验室数据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。” 赵凯的感悟道出了实践教学的真谛。
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双师模式提供了物理载体。学院已与 15 家环保企业共建 9 个实训基地,形成 “课堂 - 实验室 - 生产现场” 的三级实践体系。这种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教学中,更延伸至科研领域 —— 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,生产流程变成教学案例,工程师资质认证为教师能力凭证。正如学院院长所言:“双师制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,而是构建了教学与产业共生的生态系统。”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472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

    双师协同育人:生态环境学院的科研突围密码 - 临港文理学院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