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艺术学院开设 “VR 非遗数字创作课程”,学生用 VR 还原临港盐业制作技艺,作品获市级奖项

刘老师 阅读:7 2025-09-26 13:00:37 评论:0

  新学期,临港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 “VR 非遗数字创作课程”,联合临港非遗保护中心,组织学生用 VR 技术还原 “临港盐业制作技艺”“滴水湖渔民号子” 等 6 项非遗项目,学生创作的《百年盐场:VR 里的临港盐业史》获 “2025 上海大学生数字艺术大赛” 二等奖,目前已在临港博物馆开设临时展,吸引 5000 余名观众体验。

  课程采用 “非遗传承人 + 技术导师” 双指导:非遗传承人讲解技艺细节(如盐业制作的 “晒盐、结晶、收盐” 步骤);技术导师教授 VR 建模、场景渲染软件(如 Unity、Blender)。2022 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林晓的团队,为还原 1930 年代临港盐场场景,走访 10 位老盐工,收集 20 余件老工具(如盐耙、盐筐),用 3 个月完成 VR 场景建模:“戴上 VR 眼镜,能看到盐工们顶着烈日晒盐的场景,还能听到盐筐碰撞的声音,比看文字资料更有代入感。”

  课程还注重 “非遗活化”:学生在 VR 场景中加入互动环节,如观众可 “虚拟体验” 收盐动作,正确率达 80% 可解锁盐业历史知识;部分优秀作品已上传至 “临港非遗数字平台”,供网友在线体验。艺术学院院长表示,后续计划与长三角其他高校合作,开展 “VR 非遗联创”,还原更多江南地区非遗项目。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271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