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启动 “智慧文科教学改革” 多学院协同打造实践育人新生态

刘老师 阅读:4 2025-09-25 15:42:37 评论:0

  9 月 10 日,临港文理学院正式启动 “智慧文科教学改革” 项目,这一新闻动态标志着该校文科教学从 “传统课堂” 向 “科技 + 实践” 转型。项目首期投入 1200 万元,联合计算机学院、教育学院、法学院等 6 个学院,建设 5 个智慧教学实验室、开发 20 门融合型课程,预计年内覆盖全校 80% 的文科专业学生。

  教学教育创新是改革核心。在新建的 “智慧法学实验室” 内,2023 级法学专业学生正在进行模拟庭审实训 —— 通过 VR 设备还原真实法庭场景,学生分别扮演法官、律师、原告等角色,系统实时生成庭审评分报告,指出举证逻辑、法律条文引用等方面的不足。“以前庭审模拟只能靠课本剧本,现在有了 VR 设备,能感受到真实的庭审氛围,连对方律师的微表情都能观察到,对提升实战能力帮助太大了。” 学生赵宇说。此外,改革还推出 “跨学科微专业”,如 “数字人文微专业” 整合文学院、计算机学院课程,学生需完成《大数据与文本分析》《数字博物馆建设》等 6 门课程,及 1 项真实项目实践才能结业,首批已有 120 名学生报名。

  科研服务方面,改革催生了多个跨学科科研团队。文学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组建的 “智能文本分析团队”,研发的 “古代诗词情感分析系统”,已实现对唐诗宋词的情感倾向识别、意象提取等功能,准确率达 92%,该成果已应用于《中国古代文学》课程教学,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作品情感内涵。团队还与市档案馆合作,为 3 万件近代书信进行数字化分类,提升档案整理效率 3 倍以上。

  合作交流上,项目与国内 8 所高校(如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)及 3 家科技企业(华为、科大讯飞、知网)建立合作关系。华为公司为实验室提供 AI 教学平台,科大讯飞则开发专属的 “智慧文科语音交互系统”,支持 12 种方言的语音转文字及实时翻译,解决偏远地区学生参与线上课程的语言障碍。浙江大学还将与临港文理学院联合举办 “智慧文科教学创新大赛”,共享优秀教学案例。

  公共服务领域,改革成果已开始服务社会。法学院依托智慧实验室,每月为社区居民提供 “VR 模拟法律咨询” 服务 —— 居民通过设备模拟离婚纠纷、邻里侵权等场景,系统会自动生成法律建议,同时有专业学生在线答疑。截至目前,已服务居民 420 人次,帮助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76 件。教育学院则开发 “智慧文科教育帮扶系统”,为周边乡村学校提供在线课程资源,已覆盖 5 所小学,惠及学生 1800 余人。

  就业指导环节,项目联合合作企业推出 “智慧文科就业实训营”,针对数字人文、智能法律、文化大数据等新兴领域,开展为期 4 周的实战培训。实训内容包括 AI 文本标注、法律数据分析、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等,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企业实习机会。2024 届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王玥,通过实训营掌握了文化大数据分析技能,成功入职某文旅新媒体公司,负责景区线上流量运营,她表示:“教学改革让我们接触到前沿技术,也让就业方向更清晰,现在的工作既用到专业知识,又发挥了技术优势。”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232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