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多校推行三维实践教学体系 学科差异化培养成效显著
2026 年秋季学期,临港片区多所院校同步推行
“三维实践教学体系”,临港文理学院及临港工程技术学院、人文学院等院校结合学科特色设计培养路径,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**

工科领域以产教融合为核心,临港工程技术学院实施 “1 学期校内学习 + 1 学期企业轮岗” 模式。智能制造专业学生需在三一重工临港工厂完成智能产线调试、设备故障诊断等 6 项核心任务,企业为每位学生配备 “技术导师 + 职业导师” 双指导团队。2025 级学生首轮轮岗通过率达 92%,其中 38 人因实操能力突出获得企业提前录用意向。
人文类专业聚焦成果转化,临港人文学院在《文化遗产保护》课程中增设 “项目孵化环节”。2025 级学生团队为书院镇设计的 “古海塘文化解说系统”,整合 AR 导览小程序与线下标识牌,落地后带动当地文化旅游收入月增长 25%。课程创新引入上海博物馆、文创协会专家组成的 “行业盲审团”,确保教学成果贴合实际需求。
艺术类专业主打 IP 创作,临港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上海沪剧院开展 “沪剧 IP 开发项目”。2026 届学生设计的 “沪剧脸谱盲盒” 上线首月销量突破 5000 件,部分收益反哺非遗传承培训,实现教学价值与文化传播双赢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41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