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跨学科 + 实战化”!地理科学专业革新《遥感原理与应用》课程
今年秋季学期,临港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对《遥感原理与应用》核心课程进行 “跨学科 + 实战化” 教学改革,联合计算机学院、资源环境学院开设
“遥感数据处理” 项目组,让学生在真实科研项目中掌握遥感技术应用,课程成果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 5 项,学生参与的 2 个项目入选
“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。
在学院遥感实验室,2022 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王浩正带领团队处理 “临港新区土地利用变化” 遥感数据。“我们需要用 ENVI 软件解译卫星影像,结合 GIS 技术绘制土地利用分布图,计算机学院同学帮我们开发数据可视化模块,资源环境学院同学则分析生态环境影响。” 王浩介绍,团队完成的《临港新区近 10 年耕地变化报告》,已被新区自然资源局采纳,为土地规划提供数据支撑。
改革还引入 “科研导师驻校授课” 机制,邀请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每周到校,围绕 “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”“生态环境遥感监测” 开展专题教学;课程考核改为 “项目成果 + 报告答辩” 双重标准,由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评分。据学院教学办统计,改革实施以来,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从 35% 提升至 85%,毕业生入职自然资源、环保等部门的人数较去年增长 60%。
“未来我们将与更多科研院所合作,建立‘遥感技术实践基地’,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专业能力。” 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表示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8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