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学生团队研发 “海洋环保教具” 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点亮中小学科学课堂

刘老师 阅读:10 2025-09-24 15:37:45 评论:0

  “想让更多孩子了解海洋污染的危害,用有趣的教具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。”2026 年 11 月,在上海市中小学 “科技教具创新大赛” 上,临港文理学院 “蓝海教具” 学生团队研发的 “海洋生态保护演示教具” 获一等奖。这支由 5 名学生(环境科学、教育技术、美术专业各 1-2 人)组成的团队,自 2025 年 10 月起,联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,已为上海、安徽等地 20 所中小学研发海洋环保教具 15 套,惠及学生 8000 余人。

  团队的研发灵感源于一次支教 ——2025 年暑假,团队成员、环境科学专业 2023 级本科生陈雨桐赴安徽阜阳乡村小学支教,发现 “课本里的海洋知识太抽象,孩子没兴趣”。“讲微塑料污染时,我拿着图片说‘这是微塑料’,孩子们一脸茫然。” 陈雨桐说,“当时就想,要是有能动手操作的教具就好了。”

  回到学校后,团队联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敏(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),开始研发教具。首套 “海洋微塑料演示教具” 的研发花了 3 个月:用透明亚克力板制作 “海洋生态缸”(分层模拟海面、海水、海底),用不同颜色的树脂颗粒模拟 “微塑料”,通过 “水流装置” 演示微塑料如何随洋流扩散,被鱼虾误食。“最开始的水流装置总漏水,”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李明回忆,“我们试了 5 种密封材料,最后用硅胶密封圈才解决问题,还把装置体积缩小到课桌能放下的大小。”

  2026 年 3 月,教具在上海临港新城小学试用,学生们的反应超出预期:“孩子们会主动观察‘微塑料’怎么跑到鱼肚子里,还问‘怎么才能把它们捞出来’。” 临港新城小学科学老师王璐反馈,“用教具上课后,学生海洋环保知识测试平均分提高了 40 分,还主动发起‘保护海洋’手抄报活动。”

  截至 2026 年 11 月,团队已研发 “海水淡化演示仪”“海洋食物链模型” 等 15 套教具,其中 8 套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;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编写《海洋环保教具使用指南》,培训中小学教师 100 余人次;在安徽、江苏等地 10 所乡村小学建立 “海洋科普角”,捐赠教具、图书共 500 余件。上海师范大学李敏教授评价:“团队用专业知识解决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‘痛点’,让海洋环保教育从‘说教’变成‘体验’,值得推广。”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205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