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举办 “临港记忆” 口述史成果展 老教师捐 30 年教案 学生用影像记录校史
临港文理学院举办 “临港记忆” 口述史成果展 老教师捐 30 年教案 学生用影像记录校史
2025 年 5 月 20 日,“临港记忆 —— 建校 20 周年口述史成果展” 在校史馆开展,300 余件实物展品、50 段访谈视频、20 万字文字记录,串联起学校从初创到发展的岁月痕迹。开展首日,82 岁的退休教师陈先明专程赶来,捐赠了自己从教 30 年的教案手稿:“这是 1998 年的中文课教案,当时条件有限,都是手写的,现在看到学生用多媒体教学,真为学校高兴。”
此次展览的核心内容来自 “临港记忆” 口述史项目,由 100 余名学生组成采访团队,历时半年走访 150 位老教师、老校友,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。在 “初创岁月” 展区,一张 1995 年的开学典礼照片吸引了众多目光:当时的操场还是泥土地,学生们搬着小板凳参会,校长站在临时搭起的讲台上讲话。“采访老校长时,他说建校初期只有 3 间教室,现在的新校区太气派了。” 参与采访的历史系学生张泽宇指着照片说。
展览中最具创意的是 “时光对话” 互动区:学生用 VR 技术还原了 2005 年的宿舍场景,参观者戴上设备就能 “穿越” 回当年,与虚拟的老校友对话;“校史盲盒” 里装着复刻的旧校徽、老教材,让学生触摸历史。截至开展当日,已有 2000 余名师生参观,不少校友专程从外地赶来,在 “校友留言墙” 写下对母校的祝福。展览将持续 3 个月,后续还将出版《临港记忆》口述史书籍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0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