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引进 12 名行业领军人才 打造 “双师型” 教学团队 3 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

刘老师 阅读:12 2024-03-26 19:09:07 评论:0

  2025 年 6 月 10 日,临港文理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师资队伍建设成果发布会正在举行。人事处处长周涛走上讲台,举起手中的名单:“2025 年上半年,我们成功引进 12 名行业领军人才,其中包括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教授、跨境电商领域的企业高管张女士、文化创意领域的知名设计师王老师等,‘双师型’教师占比从去年的 58% 提升至 72%!”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
  “以前讲‘跨境电商运营’全靠课本和案例分析,学生听得昏昏欲睡,提问也都是‘理论上该怎么做’。” 张女士曾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总监,操盘过千万级的订单,去年被学校以 “行业领军人才” 引进。她展示着自己的课堂视频:屏幕上实时播放着她之前负责的跨境店铺后台数据,包括访客量、转化率、客单价等,学生们分成小组,讨论如何优化店铺页面、提升产品销量。“上周我们模拟了‘618 大促’活动,有个小组提出的‘短视频引流 + 直播带货’方案,比我当年用的策略还新颖。” 张女士说,她还带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,去年有 5 名学生的翻译文案被企业采用,每人获得了 2000 元奖金。

  为了让引进人才安心工作,学校推出了 “三个一” 支持政策:一间专属工作室、一笔科研启动资金、一个跨学科团队。在李教授的智能制造工作室里,6 台先进的实验设备整齐排列,墙上挂着团队的研发计划。“学校给了我 50 万元启动资金,还帮我组建了由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,不用再为资源发愁。” 李教授曾主持过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,他牵头的 “智能装备研发团队” 已与临港本地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合作,研发自动化生产线,目前已完成图纸设计,预计年内投产。“这条生产线能把生产效率提升 30%,生产成本降低 20%,投产后能帮企业年增利润 500 万元。” 企业负责人王总说。

  在领军人才的带动下,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:3 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,其中 “智能制造概论”“跨境电商实务” 两门就是由引进人才牵头打造;5 个科研团队获国家级项目立项,获得科研经费超 800 万元。“以前我们很难拿到国家级项目,现在有了李教授这样的专家指导,申报书的质量提升了不少。” 年轻教师刘博士说,他参与的 “绿色能源装备研发” 项目,正是在李教授的帮助下成功立项。

  学校还推出 “教师能力提升计划”,每年选派 50 名教师赴企业挂职,与 20 家行业协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。“我去年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挂职半年,参与了 3 个实际项目,现在讲课能结合一线经验,学生更爱听了。” 建筑系教师陈老师说。周涛处长透露:“下半年我们还要引进 8 名行业人才,重点布局绿色能源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,同时扩大教师挂职规模,争取明年‘双师型’教师占比突破 80%,打造一支‘既能讲理论、又能做实践’的师资队伍。”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iaoxue.edu.edu.mu/post/3013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