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新设 “海洋数字经济” 交叉学科 校地协同培育复合型新人才
临港文理学院的学科揭牌仪式现场,红色绸布滑落,“海洋数字经济交叉学科”
的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;台下的临港数字产业园代表与学校教师共同签署实训基地合作协议,屏幕上同步展示着学科培养方案的核心模块。该校近日正式获批增设该交叉学科,整合经济学、海洋科学、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资源,精准对接临港
“港口 + 数字” 双产业融合需求。
“临港作为亿吨级港口,90% 的跨境贸易亟需‘懂海洋、通数字、会经济’的复合型人才,但传统单一学科难以满足需求。” 学科负责人、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涛介绍,学科构建 “海洋经济理论 + 数字技术应用 + 产业实践” 三维课程体系,核心课程涵盖 “港口供应链数字化管理”“海洋大数据分析”“跨境电商合规运营” 等,其中 70% 课时安排在企业实训基地或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。
学科建设深度绑定区域产业。学校与临港数字产业园、中远海运等 15 家企业共建 “海洋数字经济实训中心”,企业捐赠价值 400 万元的跨境贸易模拟系统、港口物流数字沙盘等设备;聘请 20 名企业高管担任产业教授,参与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,首批开设的 “港口数字运营” 企业定制班,已招收 50 名学生,毕业即定向输送至合作企业。
学生培养初见成效。2024 级首批新生已参与临港渔港 “数字渔获溯源系统” 优化项目,通过数据分析为渔民提供精准产销建议,试点区域渔获滞销率下降 35%。“学科课程让我既能看懂海洋生态数据,又能操作跨境电商后台,这种能力在企业特别抢手。” 新生李阳说,已有 3 家企业提前抛出实习橄榄枝。周涛透露,学科计划 3 年内增设 “海洋碳汇数字化”“港口区块链应用” 两个方向,力争建成山东省特色交叉学科。